logo fy

 

logo fy

📯logo fy📰     

在博物馆内的拐角处,一个堆满碎瓷片的展柜吸引了不少游客注意,这里还原的是一处龙泉窑瓷片堆积遗址发掘现场。展品资料显示,这处遗址位于淮安河下古镇,2008年被发掘,长17米,宽9.7米,堆积着约20吨碎瓷片。这些破碎的瓷器来自著名的龙泉窑,元、明时期烧制,大多为普通日用品,极少量为官器。

大运河的发展、漕运的兴衰、船舶的升级、商贸的繁荣、淮安城的演变……走进中国漕运博物馆,一段淮安和大运河共生共长的历史画卷铺展开来。

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衍生出一个“换乘点”,还让淮安成为历代漕运枢纽。陆运为转,水运为漕,朝廷组织的公粮水运即为漕运。自隋起,朝廷在淮安设漕运专署,宋设江淮转运使,明清设总督漕运部院衙门,以督查漕运事宜,主管南粮北调筹运工作。

“来自浙江龙泉窑的瓷器,通过运河来到淮安进行检验,不合格的被打碎。”张驰说,这处遗址的发现,见证了元明时期淮安的繁盛,也见证了运河运输的庞大体系,“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运发达程度可想而知”。

logo fy“我们今天能在这里看到它,正是因为有大运河。”邱云珂介绍,这面铜鼓是运河清淤时,在淮安城郊一艘沉船中发现的。据专家考证,这件来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铜鼓由船运输,途径淮安时沉没于此。

“御舟先至候河干,此日登舟暂解鞍。”乾隆第三次南巡时,在淮安写下此诗,描述的是由马到船的“换乘”场景。楚州博物馆副馆长、中国漕运博物馆策展人张驰介绍,因地理差异,我国古代南北交通方式有“南船北马”的特征,即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淮安处于大运河的中部,由此往北骑马更方便,往南则乘船更便捷,这便是‘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由来”。

📱(撰稿:辽阳)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未经本平台授权,严禁转载!
展开
支持楼主

39人支持

阅读原文阅读 6046回复 7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小天使时装📲LV5六年级
      2楼
      王震:构建“1+2+1”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数字化发展📳
      12-10   来自盘锦
      3回复
    • 📴铭永LV2大学四年级
      3楼
      第十一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选结果公示📵
      12-11   来自铁岭
      5回复
    • 学生潮流📶LV9幼儿园
      4楼
      智能大视听 一起向未来📷
      12-11   来自朝阳
      8回复
    • 霆安吉LV4大学三年级
      5楼
      卢岚:AI赋能 共建共治共享清朗网络空间📸
      12-11   来自葫芦岛
      9回复
    • 月胜📹📺LV8大学三年级
      6楼
      2023智能视听大会嘉宾观点:智能“大视听”探路新未来📻
      12-09   来自新民
      1回复
    • 实贸LV5大学四年级
      7楼
      “国际传播:融合与创新”论坛在青岛举办📼
      12-11   来自瓦房店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圈子
    • #2023智能视听大会在青岛举行 以AI开启新未来#

      妙曼花语

      8
    • #2023智能视听大会在青岛举行#

      步履风华

      4
    • #2023智能视听大会考察采风活动走进青岛高新区#

      坚时

      3
    • #2023智能视听大会将于10月21日在青岛举办

      福曼辉

      8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随地关注logo fy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