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年轻时眼见饿殍而痛心,把“解决吃饭问题”当作终生追求。他扎根稻田六十余年,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作出了卓越贡献。
药学家屠呦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她毅然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的重大研究任务。历经380多次失败终于发现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回顾百年,华夏大地上的科学史,本身就是一部书写科学家精神的历史,从“嫦娥”探月到“长五”飞天,从“蛟龙”入海到航母入列……中国的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这背后凝结着我国无数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
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向姚期智致以诚挚问候并提出殷切希望。勉励他“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贡献”。这封回信传递出党中央对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与深深期许,也更加坚定了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攀登科学高峰、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信心与决心。
中国地质力学理论创始人李四光,用四年时间在东北平原进行地质勘探,一举改变了中国“缺油”的局面,使中国油田得以大规模开发,并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的行列。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先后爆炸成功,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也成功发射。他将自己的科学报国梦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之中,向祖国和人民递交了一份爱国科学家的时代答卷。
2023年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杂志中,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认可了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共同塑造了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些精神力量都对今天的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牛宝体育综合娱乐不久前,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成为首任院长。他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回国任教20年来培养人才、科研创新等情况,表达科技报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科学成就离不开科学家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鼓舞科学工作者砥砺前行。科学家精神不仅给予广大科技工作者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精神力量,也引领大批英才持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价值坐标,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给养。
网友评论更多
22开远w
“全媒体时代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专题评议会在京举行🐨🐩
2024-11-17 20:14:44 推荐
187****6418 回复 184****9926:关于参评第三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自荐(他荐)作品的公示🐪来自蒙自
187****5107 回复 184****5588:人民日报社申报第34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公示🐫来自弥勒
157****6319: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景洪
93文山556
人民日报社第18届长江韬奋奖候选人公示🐮🐯
2024-11-17 22:49:11 推荐
永久VIP: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作品专项初评公示🐰来自香格里拉
158****9758:人民网2024年申请办理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来自腾冲
158****8977 回复 666🐲: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专题评议全媒体时代经济报道工作🐳来自水富
12澄江ep
人民日报社推荐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副刊初评作品公示🐴🐵
2024-11-18 14:58:39 不推荐
泸水wj:人民日报社参加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初评公示🐶
186****8266 回复 159****3421:网络视听协会发布行业倡议:坚决向“唯流量论”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