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强大的适应能力,能创造性地解决重大难题和关键问题。立足于国内经济发展新态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加速推动“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放眼国际竞争态势,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前沿和主要阵地,亟须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当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突出挑战在于如何处理好教育“质”的提升与“量”的扩张之间的矛盾。比如,一些地方企业“招人难”与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并存,其深层原因在于现行培养模式下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一些地方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缺少协同育人机制,教学与科研相脱节,教育与产业耦合性不佳,缺少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弱、动手能力差。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构建教育、科技、产业“三位一体”融合互促机制。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多方参与、民主决策、多方互惠、利益共享的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坚持系统观念,统筹部署教育、科技、人力资源等部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教育系统内部也应通盘筹划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等不同层级人才培养工作,从师资队伍、资金支持、业态环境、激励约束等方面统筹谋划,形成一体化、链条式的学生“全学习周期”的制度安排。
做好职业教育大文章。面对智能化、数字化浪潮的迅猛发展,我国应培养一大批适应智能技术挑战、胜任新业态新模式需求的大国工匠和高技能创新人才。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环境,拓宽高校、企业、产业界合作育人的宽度,提升教育链、人才链和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深度,通过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大军为科技自立自强蓄势赋能。
做好基础教育大文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在于夯实基础教育。创新素养的提升要从娃娃抓起,提升科学教育比重,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鼓励自由探索,不断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与探求欲。大力推广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推进优质科普资源进校园,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兴趣。不断探索针对智力超常的拔尖青少年人才的个性化成长路径,培育一支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投身科技自立自强伟业和堪当建设科技强国重任的青少年创新人才后备军。
创新人才的评价应跳出传统学科评价体系“窠臼”,淡化学科边界,注重过程评价,关注非智力因素,探索适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评价体系和制度。进入工作阶段后,应注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聚焦束缚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堵点痛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厚植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的沃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需要做好三篇大文章。
但也要认识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境况尚未根本改变。唯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大规模拔尖创新人才,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形成非对称竞争优势,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坚持问题导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和科研项目管理改革,统筹“破四唯”与“立新标”,充分认识并理解科研工作的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避免比照行政干部管科研人才,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持续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支持拔尖创新人才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攻关和应急攻关项目,鼓励青年科技人才跨学科、跨领域组建科研团队承担颠覆性技术创新任务。遵循人才发展规律,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涵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
星际小白app下载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强国之本、竞争之基、转型之要、活力之源。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
做好高等教育大文章。高等院校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阵地,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深入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层级化、专业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加快建设优势学科。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拔尖创新人才,探索基础研究领域人才的长周期、贯通式培养模式,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世界一流的人才池。改革教学体系,优化创新人才培育的教学平台,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更好发挥数字赋能作用,让数字化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打造学术氛围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育人平台。
网友评论更多
66密山g
追寻时间管理大师足迹—学习伟人感悟✃✄
2024-11-23 06:24:06 推荐
187****2842 回复 184****2898: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来自绥芬河
187****9375 回复 184****6188:【雅思听力】填词易考答案词(I)(收藏版)✆来自海林
157****3700: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宁安
54安达179
生态有“图”,人民有“福”✉✎
2024-11-22 15:50:36 推荐
永久VIP:公告 | 「落格」服务下线与新版年度总结服务✏来自肇东
158****3768:测定仪器停止工作 日本女川核电站发电计划延期✐来自海伦
158****6129 回复 666✑:韩美日举行联合空中演习✒来自穆棱
51东宁bc
14700000000,美国大选究竟有多“烧钱”?✓✔
2024-11-22 12:39:25 不推荐
抚远mx:玻利维亚政府逮捕66名封锁道路事件参与者✕
186****1735 回复 159****7855:国际观察|从COP16看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