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杨凌农高会自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30届,累计吸引来自全国34个省(区、市)以及70多个国家的3万多家涉农企业和单位参展,展示最新农业科技成果适用技术和项目超过19万项。在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传播先进生产经营理念、推广转化科技成果、促进技术产品交易、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完)
“杨凌农高会是相对专业的农业展会,为我们创业者带来了新商机、新想法。这次我们带来了多种农业机器人,包括监测类、采摘类等。”酷牛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奇军说,其公司从事农业机器人业务,覆盖了耕种、管理、收获和运输等多方面。
“智慧农业产品对农户有实际效益。除了节省人工、远程操作等便利外,更精准的控温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病虫害减少。温度影响了作物的上市时间,市场价值随之会影响农户的切实收益。”刘志伟称,如今中国大部分农户正在使用智慧农业相关产品,陕西作为农业大省,正是他所在公司密切关注的重要市场之一。
记者在现场看到,农业机器人可以通过并联、串联的机械臂精准除草和采摘。“此间运用了人工智能领域机器视觉、AI算法等技术,适应农业生产实际中多样复杂生产场景。设备相对小型化的原因是为了适应更多的地形。”蒋奇军表示,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深耕智慧农业领域,目前其公司大多是“00后”青年,年轻的思维与厚重的土地碰撞出了绚烂的“科技之花”。
本次嘉年华还同步推出线上专题页面,展示各类体验式学习,共享学习盛宴。通过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云、上海学习网、文化上海云等平台的推广和预约服务,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力,提升体验的多元性和便利性。“传统育种手段需要5年,但小孢子育种技术只需要6个月。”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淑华正在向人们介绍,他面前的展位摆满了盆栽的作物幼苗。
今年一批新的终身学习体验站点加入,将为上海市民带来更多的知识宝藏和学习机遇。同时,新一批“体验官”们为市民学习体验提供讲解、教学、指引等服务,让基地和站点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现场还设立投票环节,邀请广大市民共同参与评选出体验基地候选卡通形象。
凤凰国际app彩票从2024年10月26日至11月14日,为期20天的2024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嘉年华以“悦享体验 美好生活”为主题,共有234个项目、超过600场体验式学习活动,将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面向上海全体市民开放。
黄淑华表示,该技术会极大提高作物的新品种选育效率,加快作物的“更新换代”。“相较传统育种手段,不仅作物质量与经济效益皆会大大提高,也能解决多个作物的育种难题,助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黄淑华说,开展以来已有多个公司咨询,未来他希望拓宽小孢子育种技术的应用范围,让更多农户与作物受益。
黄淑华正在介绍的小孢子育种技术是指利用游离的小孢子快速创制育种材料,目前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水稻、大麦、白菜、辣椒、烟草等作物。“我们利用这个技术选育出了含油量66%的油菜种质资源,是目前已知的全球含油量最高的油菜种质。”
自2013年起,上海市教委积极整合社会优质公共教育和文化资源,先后创建了红色文化、科普教育、文化艺术、海派文化、智慧生活、服饰文化、陶艺创作、创意手工、乒乓文化、南湖革命传统教育、巧克力文化和非遗传承等12个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和180余个站点,为市民搭建了互动式、体验式学习新平台。本届嘉年华从传统文化到科学生活,从自然生态到艺术人文,跨越人群与年龄,将突破时间与空间,为上海市民提供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终身学习体验盛宴,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学习的沃土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收获与喜悦。
10月26日下午,2024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嘉年华开幕式在上海植物园举行。开幕式现场以“启动仪式+特色体验区”的形式呈现,启动仪式以音乐文化、历史文化、科学和体育体验为主线,阿卡贝拉的天籁之音、中华传统服饰的华美展示、科技体验的奇妙互动精彩纷呈。在特色活动体验区,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到科学生活的奇妙奥秘,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到艺术人文的璀璨光辉,11大主题活动以其各自的魅力,吸引市民们的目光,激发着他们探索学习的热情。
良种、良技、良法……每年农高会举办期间,以“三农”元素为主角的“科技秀”不仅让观众“大饱眼福”,也展示了科技为现代农业插上的“翅膀”。
“我们公司的大棚自动卷膜器和智能放风机可以根据温度自动工作,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农户工作效率,已在樱桃、冬枣、草莓等作物种植中广泛应用。”深圳市光伟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刘志伟介绍,其公司专注于智慧农业相关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在农户间颇受欢迎。
为期5天的第31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杨凌农高会)正在陕西杨凌举行,1800余家中外企业在此展示交流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农业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优秀成果,共享农业发展新机遇。
活动期间,农业智能装备专题展暨首届睿抗(杨凌)全球农业机器人应用赛开幕。来自全球各地的20余支队伍展示了在创新设计、智能系统、机器视觉、智慧采收、智能植保、智能侦查(巡检)等农业生产应用领域的成果,充分展示机器人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