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当然,地理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关系的发展。例如,在杜伊斯堡,由于杜伊斯堡港与中国的铁路连接,并因此创造了数千个工作岗位,当地人对中国抱有很大的兴趣;在大众汽车总部所在地沃尔夫斯堡,因大众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为成千上万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也改变了当地对德中关系的看法。然而,在其他城市,许多人可能对德国与中国贸易的益处不甚了解,进而导致立场不同。
欧洲视角下的对华认知是怎样的?中德关系的发展趋势如何?德国著名国际问题研究学者、中国问题专家埃伯哈德·桑德施奈德(Prof. Dr. Eberhard Sandschneider)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进行了深入探讨。
总体来看,尽管西方对中国的认知问题正在被深入讨论,但误解却屡次出现。首先,在改革开放之前,西方认为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并将其自动归入东欧集团,这本身就是错误的。西方的第一个误解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无法创造财富。这个结论来自于对苏联、中东欧国家和东德等许多例子的认知。然而,今天的中国已经证明了这一看法是错的。
我个人也正在努力促成更多的合作与对话。德中双方不必在所有问题上都达成一致,但必须能够讨论所有问题。只要对话的渠道还在,最终就能找到妥协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我感受到中国比德国更愿意保持对话,在这一点上,德国应该向中国学习。
bob棋牌官网随着国际局势复杂化和全球化进程加速,中欧关系和欧洲对华认知相关议题日益受到关注。欧洲各国对中国的看法呈现多样化特点,其背后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政治和经济考量。
其次是信任的缺失。过去的两国虽有争议,但始终存在基本的信任,双方能够开放、诚实地交流。而如今,这种信任出现了逐渐消失的苗头。如果这种情况蔓延至所有领域,问题的解决将变得更为遥远。
加强人文交流的答案很简单,就是“行动起来”。不久前的一次会议上,当我们讨论各种问题数小时后,一位企业家说:“行动起来”。如果你有一个中国合作伙伴,那就坐下来,开始合作,事情自然就会发展起来,相信这几乎适用于所有领域。(完)
中国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国家,欧洲也是如此。自欧盟成立以来,欧洲一直希望对外发出统一的声音,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现。欧洲虽然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真正的力量恰恰在于多样性。然而,这种多样性很难转化为统一的政治立场。因此,欧洲将始终是一个多声部的“合唱团”。
第三个阶段大约在21世纪初期,一个关键时间点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此后,西方开始相信,虽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它在经济上表现出色,成为一个重要市场和“世界工厂”。西方试图指导中国按照他们喜欢的规则行事,但却逐渐意识到,中国已足够强大、重要且自信,倾向于按照自己的规则行事。从上海合作组织到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在全球范围的其他重大努力,都再一次证明了西方的误判。
如今,我们意识到在一个关键领域上再次失误。多年来,许多欧洲企业和行业协会都声称在技术领域领先。但忽然我们发现,中国已成为了世界科技的引领者之一。我们虽已经多次重新审视中国,但遗憾的是,在政治上却缺乏必要的务实态度。
桑德施奈德:人文交流在增进欧洲与中国关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据我的经验,总体而言,中国人对德国和欧洲的了解比德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更多。比如,在中国,包括政府内部,有许多人会说德语。而在德国,会中文的人却很少,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的人更少。中文在德国的学校教育中普及率也很低,而语言是交流的起点。双方对彼此的了解越多,就越能避免误解。因此,理解对方的历史至关重要。
桑德施奈德:在国际关系中,理解对方的认知对评估双边关系至关重要。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欧洲视角。每个欧洲国家由于不同原因,对中国都有着各自看法。
在文化领域,如音乐和绘画等方面,双方有很多合作机会。中国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热情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我们的交响乐团去中国演出时,音乐厅常常座无虚席,若我们能加强这类文化交流合作,将有助于中欧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中的沟通和合作。
埃伯哈德·桑德施奈德(Prof. Dr. Eberhard Sandschneider),德国著名国际问题研究学者、中国问题专家。曾任德国外交关系协会研究所所长、柏林自由大学政治和社会科学系主任、德国联邦安全政策研究院咨询委员。现为柏林自由大学荣休教授、“柏林全球顾问”咨询公司合伙人。桑德施奈德教授的研究重点包括德国外交政策、跨大西洋关系以及亚太地区政治,特别关注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政策。他在这些领域撰写了大量的著作和学术文章。
当前,德国对华政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政治讨论和经济讨论的分裂。在政治领域,有人强调德国对中国的依赖,主张降低风险,推行“去风险”战略;而在经济领域,一些大企业的负责人则指出,中国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一半,他们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许多企业早就意识到,中国已成为技术领导者,并因此与中国开展合作。因此,当政治家在警惕德国对中国的依赖时,企业家则表示:“我们想要参与全球最大的市场,因为不参与的人将在全球失去竞争力。”这种紧张关系迟早得解决,希望最终的结果是有利于企业的思维方式。
首先是意识形态的回归,这一现象在德中双方都有所体现。在德国及西方,意识形态化愈发严重,尤其是在以价值观为导向的政策讨论中,最终常陷入没有对话余地的境地。外交政策高度意识形态化,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在维利·勃兰特和赫尔穆特·施密特等领导时期,德国也曾重视价值观,但仍能与持不同价值观的国家展开对话并达成妥协。
桑德施奈德:正如之前提到的,欧洲各国在对华政策上存在不同立场。例如,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寄希望于中国的投资,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他因此采取了更加务实且友好的立场。而波罗的海国家则对中国持批评态度,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态度讨好美国,毕竟他们依赖美国的保护。北欧国家传统上对中国的立场也偏向于批评态度。
第二个阶段发生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那时,西方普遍认为,如果中国开始培育中产阶级,并摆脱绝对贫困,民主转型可能会随之而来。然而,西方意义上的民主化并未在中国出现,这再一次让其预期落空。
网友评论更多
78峨眉山e
多国举办活动共迎中秋佳节📱📲
2024-12-04 08:02:44 推荐
187****3407 回复 184****6708:综述丨美经济学界认为对华加征关税将带来多重恶果📳来自万源
187****8835 回复 184****1050:中老铁路两国员工共同举办中秋文化活动📴来自简阳
157****2102: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西昌
16康定717
欧方专家:中欧应在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2024-12-04 04:52:07 推荐
永久VIP:暴雨来袭 欧洲多国对抗“历史性”洪水📹来自马尔康
158****7804:362名登山者已获准攀登尼泊尔境内10座高峰📺来自隆昌
158****4109 回复 666📻:俄联邦安全局:抓获1名涉嫌计划在俄实施恐怖活动的外国公民📼来自射洪
17会理gy
德国科隆市中心发生爆炸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2024-12-04 04:28:00 不推荐
贵阳ag:调查显示日本近八成地方长官支持婚后不改姓🔀
186****3873 回复 159****6903:美国执意加码对华关税 多家国际媒体评论“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