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把稳中德合作之“舵”,需要理性务实的精神。作为两个大国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德共识远多于分歧,合作远大于竞争,双方是伙伴而不是对手。
上海外国语大学欧洲研究负责人胡春春表示,中德密切的经贸关系是两国发展关系的基石。当前,德国经济面临衰退的困难局面和转型压力,更需要巩固和扩大对华经贸合作。
朔尔茨上次访华,是在2022年11月4日。他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首位访华的欧洲国家领导人,也是中共二十大召开后首位来访的欧洲领导人。
他进一步指出,过去一段时间,中欧关系前段回暖企暖势头得以持续,对华不能脱钩成为共识,但仍面临复杂形势。经济复苏乏力,德国乃至出现停滞和下滑,民生维艰;极右翼民碎势力崛起,面临6月欧洲议会大选,对传统建制党派形成巨大压力;俄乌局势持续胶着,欧洲政坛主流应对进退维谷;特朗普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并呈现不错势头给欧美关系带米不确定性,一系列事件,都对中德乃至中欧关系带來了机遇与挑战。
这是朔尔茨就任德国总理以来,第二次访华,按计划,于4月14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根据德方公布的行程,他将先后前往重庆、上海和北京。
丁纯也认为,迄今为止,经贸往来仍然是促进中德互利合作的有力的主要“抓手”。目前,尤其是德国许多大型跨国企业包括汽车企业在内,仍从自身经济经营逻辑和全局布局出发,对华开展投资与贸易态度比较积极,在欧洲对华投资中"一枝独秀",反对“脱钩”呼声高,态度明确,主张开展正常交往。
就在2月,朔尔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曾表示,德方愿同中方筹备好今年的高层往来,推动取得更多实质成果。德方反对保护主义,反对脱钩断链,乐见中国发展振兴,愿为其他国家在德企业提供优质营商环境。
问鼎平台下载入口中新网4月14日电 (记者 甘甜 彭大伟)4月1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抵达重庆,展开访华之旅。这是朔尔茨自就任总理以来第二次访华,也是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此次朔尔茨携环境、农业、交通3名内阁部长作为代表团成员一同访华,此外,由西门子、宝马、奔驰等重量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组成的经济代表团也随同访华。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表示,“朔尔茨今年再度率团来华持续多日访问,表明了:德国尽管对中德中欧关系的看法已转为去风险,但没法脱钩,需要与中国维护和深化经贸往来与合作,针对重多经贸及国际的热点问题中德间进行沟通磋商有益双方,有利维护中德与中欧关系。”
德国经济研究所报告显示,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达创纪录的119亿欧元,比上年增长4.3%。2023年,德国对华投资占德国海外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10.3%,为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
胡春春指出,西方国家近些年逐渐以地缘政治零和博弈思维取代全球化思维,欧盟和德国政界也有人炮制对华经贸交往需要“去风险”的话语,鼓吹降低对中国的“依赖性”。
正如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此前所称,放大矛盾分歧、煽动意识形态对立、贩卖对华竞争焦虑极具危害性,不合作才是最大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通过更加紧密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才是“去风险”的应有之义。
据路透社透露,代表团成员预计可能包括,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以及拜耳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德森等多家知名德企高管。
与此同时,德国政府又于2023年7月公布了所谓的“中国战略”,鼓噪对华“去风险”,并采用了欧盟委员会描述中国的“三合一”词汇,声称中国“同时是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
多名国际问题专家分析称,朔尔茨携“豪华”代表团访华,传递了与中国继续保持合作的意愿。德方应当摒弃部分美西方政客炒作“去风险”的杂音,同中方相向而行,妥处分歧,“拆墙、筑路、相互走动”。
比如,中国强大的新能源产业,可以为德国的环保和能源转型提供低价而优质的技术和产品。“从随行名单也可以看出,双方有望在这些领域展开进一步合作。”胡春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