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纯净下载
纯净官方版围绕节假日“调休”,两派声音长期交织。2023年4月,九派新闻评论文章《五一调休好不好,人流最有说服力》认为,长假是有现实需求的,哪怕它有一万种不好,有也总比没有要好。不喜欢长假的人,可以个人“微调”,但不能因此呼吁剥夺他人拥有长假的权利。无论从旅游体验还是从旅游经济的角度来说,调休出来的法定长假也许不能算是最好的选择,但具体到当下国情,至少是最不坏的选择。它让长假供给,成为所有人都能享有的,一个可预期的确定性事实,这一点十分重要。
此前,国家发改委官方微博曾发文解读2024年假期安排的亮点。该文提到,调休是放假安排中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是否调休以及如何调休,目前社会公众的观点差异比较大。总体而言,调休比不调休好,而且是不得不调。因为7个法定节假日中,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是按照农历来确定的,元旦节、劳动节和国庆节是按照公历来确定的,清明节又是按照节气来确定的,与公历历法中的双休日不够衔接,如果不做调休,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部分节假日与双休日之间间隔1个工作日、造成节假日“碎片化”等情况,形成很多“单蹦”,那就不是“累觉不爱”,而是“累且不爱”。
当时,大多数意见认为:解决上述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快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由职工自行安排休假时间;法定节假日安排应当逐步回归节日的本意,更重要的是发挥纪念、教育及休息的功能,不应过多考虑其经济作用;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天数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不宜大幅增加;传统节假日承载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更符合法定节假日的设定要求,应予以保留;调休周末应做到有规律可循并及早公布,不能由地方自行安排;节假日安排众口难调,无法提出令所有社会成员都满意的方案,因此,应当尊重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见,同时保持政令稳定。
该文称,调休就是在节假日总量固定的前提下,为避免节假日“碎片化”所做出的有效政策安排。2024年通过调休,形成了“9573”的放假时间安排,展现出较强的人性化和灵活性。
这些年,关于“五一”调休的话题几乎成了“保留节目”。以2023年为例,由于当年4月23日和5月6日需要继续上班,也有大量网友讨论“五一实际只放一天假”。
中国民主促进会南昌市委员会网站2022年刊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中国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的建议》还提到,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调休安排出台后,受访者中有半数以上不赞同为凑长假而调休,其中有约七成是希望不调休就按正常的工作休息时间来安排。
该文称,国家是在推广带薪休假的,可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人社部开展的60个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所在单位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不含可放寒暑假的单位)且具备休假条件的职工中,享受带薪年休假的人数比例为60%。换言之,有四成劳动者未能享受政策红利。这不能单方面归因于企业。人社部给出的原因包括:带薪年休假制度及理念宣传不够;企业职工休假带来岗位人员空缺以及用工成本增加,影响企业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的主动性;一些职工怕影响就业岗位、工资收入、职级晋升等不敢提、不愿休。因此,“企业有难处,员工有痛处”是带薪休假难以落实的堵点。而疏通堵点,光靠行政指引、理念宣传显然是不够的。
扬子晚报相关评论文章指出,众口难调,节假日的调整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只能尽可能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调休只是手段,怎样对民众工作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都有正向意义,才是关键。这个寻找最优解的过程,本身就必定能获得更多认可和共鸣。要获取最优方案,需要统筹考虑,听取百姓和企事业单位的声音。如果只“浅听”一下也是不够的,举个例子,从舆论场域的观点,烦恼于调休带来的前后补班之声较多,有网友直接建议长假取消调休,但在相对“低调”的意见里,一定也有众多赞成调休、不支持取消调休的网友,有必要得到同样重视。
比如,逢节假日在周中,可以考虑分时段分批次调休(总休息天数不变),公司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制定调休安排(国家法定节假日必须休息),对于需持续用工不能长时间中断的企业可以不调休。
《青年报》近日刊发的评论文章《吐槽调休,何时能不成“保留节目”?》也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破解“调休之困”,切实推广带薪休假制度势在必行。
这篇文章谈到,从假日经济的角度来看,零存整取式的假期安排并非最优选项:集中爆发的旅游消费需求,不仅意味着旅游服务部门压力陡增,同时意味着公众出行成本增加,甚至消费体验也会因此大打折扣。但是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迎难而上未必不是一种综合考虑之后的次优选择——在双休日容易被占用、带薪休假只是“看起来很美”的时候,能够享用一个确定的假期,也很重要。显而易见,“痛并快乐着”的节假日假期,暴露出的不只是“结构问题”,更是“总量问题”。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假日制度不妨进行改革优化。当然,比怎样“优化结构”更重要的是,假期总量不能“缩水”。由此值得关注的不只是法定节假日,还有如何为法定休息权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保障。
“我们应当认识到,像这类关乎全体劳动者切身权益的大事,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综合治理。不群策群力,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那么不管调休政策如何调整,都将是治标不治本。”这篇文章最后表示。
此外,建议端午、中秋节假日不调休,节日当天可举办一些传统民俗文化表演、庆祝活动等,如果家在外地的可以考虑准许节假日前一天下午提早出发和宽限节后返程时间(如给予节后返程半天时间),避免因集中出行造成道路拥堵的情况;五一劳动节视情况而定是否调休,劳动节应突出“劳动”内涵,节日当天提倡全民走出家门参与劳动,由社区组织提供各项公益劳动及场地,弘扬“劳动最光荣”的理念精神,创造良好的社会劳动氛围,引领青少年一代乐于劳动、善于劳动,从而提升增强全民的劳动实践技能意识。
红星新闻评论文章指出,假期调休之所以令人爱恨交加,一方面在于,调休必然意味着要调整公休日;另一方面则在于,公休日被捆绑进法定节假日,意味着普通人的休息权更加有保障——至少可以从容地制订假期安排,而不必担心“被加班”。
澎湃新闻注意到,针对法定节假日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如带来全国性的生产停滞、加剧旅游市场供求失衡等,很多单位和专家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国家发改委曾在2018年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梳理。
除了造成节前或节后工作日偏长等问题外,该《建议》亦提出中国传统佳节的原汁原味逐渐丧失,节假日变成了购物、旅游狂欢节等情况。为此,建议由全国各地结合本地实情出台更具前瞻性、合乎民情民意的调休政策,可考虑分行业分类别进行弹性调休、错峰调休。
国家发改委解读文章认为,2024年全年假期比较均衡,调整的幅度比较小,避免出现长假过后工作时间长的局面,较好地满足了人们劳逸结合的实际需要。另外,此次放假安排充分考虑到这些法定节假日的日期特点,形成了四个3天短假、一个5天小长假、一个7天长假、一个9天超长假的假期分布,较好地实现了长假与短假相互交错的局面。通过长假、短假的合理搭配,人们可以提前做好全年的出行计划与安排,在探亲、休闲、旅游等方面拥有更多更好的日期选择,避免“一窝蜂”出行和“扎堆”旅游。
具体而言,通过调借临近周末,春节至少8天、国庆7天、劳动节5天,元旦、清明、端午、中秋都是3天,长假后最长工作日为6天。
万博 登录2024年“五一”假期临近。由于4月28日(星期日)、5月11日(星期六)两天上班,众多网友在“五一其实只放一天”词条下讨论节假日调休的“套路”,各种声浪涌上舆论场。
万博 登录为您提供注册、登录、app下载、走势图、开奖查询等功能。专业可靠,赶紧点击访问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