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阿坝州检察院与阿坝州妇联举行“格桑梅朵”联络员集中聘任仪式。阿坝州检察院集中聘任2030名“爱心妈妈”为“格桑梅朵”联络员,标志着阿坝州率先在全省创新性构建起“爱心妈妈”与“格桑梅朵”未检团队双向赋能、资源共享、互动合作的工作模式。
在此背景下,阿坝检察机关决定打造一个属于民族地区的未成年人检察品牌,而处于州府的马尔康市检察院挑起了这个重担。当时参与组建品牌的团队成员在一年时间内,前往成都、眉山等地考察学习,甚至远赴江苏淮安“取经”。
“格桑梅朵”联络员制度在阿坝检察机关的持续推动下已初见规模:目前,阿坝州共发展“格桑梅朵”联络员3245人,其中,“爱心妈妈”2030人,乡镇、村(社区)未成年人工作者767人,学校德育主任、教师等287人,社区网格员109人,医院、卫生院工作者52人;联络员已覆盖乡镇171个,覆盖率为100%。
广发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条件和民族结构、宗教信仰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阿坝州检察院打造了四川省民族地区首个未成年人检察品牌“格桑梅朵”(藏语中,“格桑”意为幸福,“梅朵”意为花朵),寓意对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殷切希望和美好愿景。“格桑梅朵”品牌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核心任务,以“同向、笃法、聚力、帮护”为品牌理念,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犯罪预防、心理援助、帮教挽救等功能作用。经过六年的发展,阿坝州已实现“格桑梅朵”子品牌全覆盖,并建成了11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格桑梅朵”未检品牌的诞生,标志着阿坝检察机关扎根涉藏地区、立足四川、放眼全国的有益探索获得了回报,走出了民族地区未成年人保护的困境。
组建一个“格桑梅朵”未检团队。在全州检察机关挑选思想过硬、沟通能力强、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办案经验丰富的干警组成“格桑梅朵”专业队伍,对法治宣传、基地建设、建章立制、沟通交流等工作进行统筹安排、跟踪推进。
以上皆是阿坝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中践行的使命与担当。阿坝检察机关以“格桑梅朵”未检品牌为引领,将未检工作做深做实的同时,唤醒全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关注,取得了亮眼的成绩:阿坝州检察院被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先进集体”,“格桑梅朵”办案团队获评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全州未检干警获省级以上表彰7人(次),1件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
建设一个“格桑梅朵”未检办案工作区。办案区需具备谈话、询问、心理疏导、听证、宣告、法治教育等功能,配备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办案装备和设施。
建设一个“格桑梅朵”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位于马尔康市检察院的“格桑梅朵”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是阿坝州首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几年来,该基地累计接待社会各界群体367批2.28万余人参观学习。阿坝州各县检察院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以此为模版,增加各自未检工作的特色亮点,最终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品牌优势。马尔康市、松潘县“格桑梅朵”基地被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分别批准为四川省第三批、第四批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建设一张“格桑梅朵”联络员全域覆盖网。成立“格桑梅朵”联络员团队,签署备忘录,明确联络员应当履行协助开展法治教育、及时收集移送涉未成年人保护线索、及时收集移送涉未成年人救助帮扶线索、准确反映社情民意、提供社会支持五项职责,打通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
组建一个“格桑梅朵”女子双语法治巡讲团。宣讲过程中,巡讲团成员使用当地群众能听懂的语言进行沟通,最大程度保障了法治宣传的代入感和契合度,让群众产生共鸣,实现良好的普法宣传效果。近年来,“格桑梅朵”未检宣讲团、女子双语法治巡讲团陆续编撰藏汉双语青少年法治和安全教育读本等系列检察课件100余件并向学校、社会发放,开展法治巡讲、“检察开放日”活动111场次,辐射学生上万余人,有力提升了未成年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今年5月,松潘县白羊中学校长谭加健被松潘县检察院任命为未检联络员。白羊中学位置偏远,在校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有限。有了联络员制度,学校与检察院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检察机关通过普法进学校、开展法治讲座等多种形式,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性教育、防范校园欺凌等内容进行了有效传输。谭加健表示,这样的“互动”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在校学生的规则意识明显增强,校园更加和谐安全。
阿坝州地广人稀,尤其牧区县的家校分散情况严重,保障偏远地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仅仅依靠检察机关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阿坝州检察院为若尔盖县铁布镇的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有针对性地开展为期3年的“一对一”结对关爱服务,一体解决家庭教育、法律援助、留守失学等现实问题。
2018年10月,阿坝州第一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在马尔康市检察院落成。该基地作为“格桑梅朵”未检品牌的有效载体,在助推品牌发展、深耕品牌内容上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之后几年,阿坝检察机关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实现了“格桑梅朵”子品牌的全覆盖。
筹备过程中,团队成员将从外面学习回来的经验与当地实际进行充分融合,提炼细化品牌内容。2018年,在阿坝州检察院的全力支持下,“格桑梅朵”未检品牌正式“官宣”。
今年6月12日,马尔康市检察院依托“三联三进三提升”活动,邀请沙尔宗中心校师生到“格桑梅朵”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参加“检教同行共护成长”检察开放日活动
今年4月,红原县检察院组织全县妇女儿童主任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强制报告制度”。受当地风俗习惯影响,曾经大部分的村干部甚至妇女主任认为“强制报告制度”是干涉群众的“家事”。为了扭转他们的想法,确立妇女儿童保护“在身边”的工作意识,红原县建立县、乡、村、校四级联络员制度,分别对妇联专干、民政专干、妇联主任及德育老师进行培训。截至目前,已选聘30名未成年人保护相关领域工作人员担任“格桑梅朵”联络员,实现联络员在乡镇全覆盖。
阿坝州是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最大的羌族聚居区,不少偏远牧点的未成年人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未成年人获取法治教育的渠道有限,这就需要社会各界投入更多“目光”到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中,仅依靠检察机关的力量难以解决现实的困难,这就需要一个品牌作为撬动全社会资源的一只“杠杆”统筹多方力量投入其中。
具体做法为:加强部门联动,实现未检联络员全域覆盖。阿坝州检察院制定《关于建立“格桑梅朵”联络员乡村、社区、学校全覆盖制度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县(市)检察院将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农村儿童督导员、妇联人员、医疗人员等作为联络员重点发展对象。
“格桑梅朵”未检品牌在创建过程中具体以怎样的形式开展工作?检察机关起到哪些方面的作用?阿坝检察机关在探索中逐渐明晰了“格桑梅朵”未检品牌的内涵:爱国主义教育是“格桑梅朵”的核心任务,司法保护是“格桑梅朵”的价值追求,犯罪预防是“格桑梅朵”的重要任务。
马尔康市第二小学学生走进“格桑梅朵”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松潘县检察院邀请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女童保护协会,为2300余名学生开展防性侵公益课堂等活动;红原县检察院推出藏汉双语版“亲子同行”网上预约活动,邀请广大青少年和家长共同到法治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汶川县检察院在一起遗弃女婴案中开展综合救助、家庭教育指导等,用司法温情呵护困境儿童……
建设一个“格桑梅朵”观护帮教基地,借助社会组织力量,让被帮教涉罪未成年人重归正道。工作中,阿坝两级检察院制定差异化帮扶方案实施精准帮教,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
为此,阿坝州检察院在今年系统开展“格桑梅朵”未检团队“三联三进三提升”“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旨在通过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联系学校、联系学生、联系家庭机制,走进乡村、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开展法治宣讲,有效壮大未成年人保护队伍、延伸未成年人保护触角、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实效,最终让“格桑梅朵”开遍阿坝州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