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卫星计划利用复旦大学自研“核科一号”对日紫外光谱仪,观测太阳表面活动中高分辨率的镁离子特征光谱线,解谱获取其等离子体的运动规律,为相关太阳活动理论的验证、空间天气预测模型的建立,贡献中国团队的实验观测数据和研究。校方透露,今后将设立国际联合研究项目,携手澜湄流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高校和研究机构,通过数据共享、联合科研、合作培养等方式,邀请澜湄国际青年联合开展科研实验,为澜湄六国青年学者提供交流学习平台。(完)
据了解,太阳的耀斑环观测研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国内对耀斑进行优于0.1nm的280nm波段光谱线型观测尚属空白。该载荷将针对太阳表面活动的特征紫外光谱线进行观测和空间扫描,实现中国首次对该波段的极光谱观测。这些紫外波段对日光谱,能有针对性地获得耀斑环运动光谱的特征数据,为研究耀斑机理实现空间天体的预测做出来自中国的数据贡献。这些数据以及研究成果后续将为中国未来航天和深空探索提供基础物理和数据的可靠支撑。
杨洋介绍,太阳观测载荷的研制根植于核科学与技术系在天体实验室物理领域的积淀以及在紫外光谱仪研制上的经验,在光谱学应用原理、紫外波段观测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开拓了自主研制空间高精度紫外光谱仪的新技术领域。
据悉,“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是一颗重约50公斤的小卫星,收起太阳能电池板后形状为长宽高各50cm的立方形。该卫星搭载两个载荷。其中,主载荷为“核科一号”对日紫外光谱仪,旨在获取紫外波段太阳大气的精细光谱,有望在280nm波段首次获得来自中国卫星的优于0.1nm精度的耀斑精细光谱,并利用这些卫星观测数据,验证和发展理论模型,从而更好地模拟和预测太阳爆发活动。该载荷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刚指导,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杨洋副教授团队负责设计研发。
卫星搭载的第二个载荷是毫米波大气湿度廓线探测仪,微波遥感能穿透云雨,观测风暴内部结构,准确显示三维大气温湿度廓线分布场。该载荷获取的数据可服务中国黄河、长江、珠江等水系等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灾害监测、海洋管理等,为水资源监测和预警提供数据支撑。“卫星搭载的太阳观测与大气观测两大载荷,分别实现空间天气预报的基础研究、大气水汽含量分布的基础研究。”杨洋说。
另据记者了解,“核科一号”还附载一套由复旦大学教授周鹏设计的“青鸟”二维通信与存储芯片测试装置。该装置是国际首次测试二维半导体芯片在空间中的特性,为开拓其高可靠性应用奠定重要外空实验基础,有望为中国空间电子器件带来跨越式发展。
复旦大学方面当日披露,“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由该校与上海航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空间公司)联合研制。该卫星装载“核科一号”对日紫外光谱仪、毫米波大气湿度廓线探测仪等载荷,采用空间公司自主开发并经过在轨验证的SASTX-50微纳卫星平台,运行在500km太阳同步轨道。
牛宝体育 百度百科中新网上海9月24日电 (记者 陈静)“复旦一号(澜湄未来星)”24日搭载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