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凉山支教、研学这些行为本身无可厚非,但不能背离了各自的目标,甚至出于商业目的将两者刻意混淆。这其中还涉及另一个问题,对支教活动的监管如何更有力度?与研学活动可以引入商业运营不同,支教属于志愿服务,具有公益性、奉献性。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城乡教育公平日益关注,前往大凉山支教的机构和个人不断增多。笔者查阅资料发现,为规范社会支教工作,凉山州早在2016年就曾发布社会支教人员管理办法,规定了支教人员的审核派遣程序,明确了组织管理机构及监管责任。如今支教乱象依然存在,某些商业机构花样百出的利益“算盘”是主要原因,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也有责任。大凉山刚刚摆脱深度贫困,底子薄基础弱,的确需要依靠外部力量带去人气、带动发展。而当地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底蕴深厚,为各类研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前往。发展势头越是向好,越应该着眼长远,下大力气维护好秩序环境,让正常的支教、研学为当地教育、文旅事业源源不断注入活力。希望当地以此次专项整治为契机,彻底堵住监管漏洞,切实强化管理,引导支教、研学各自归位、回到正途。
这一现象被曝光后,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当地迅速反应,6月11日,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出台相关文件,在全州范围内严查以“支教”名义进行的各类“研学”和“公益”活动,并要求进一步规范社会支教管理。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事态发展,但本应是传递知识的公益服务沦为商业机构的牟利工具,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最后,我们还要问一句: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大凉山?从前几年大凉山“视觉贫困”乱象到今天的“商业支教”乱入,不同的表象下,隐藏着贩卖悲情牟取私利的老套路。一些研学机构的宣传视频里,频频出现大凉山孩子光着脚、身背干柴走山路等镜头,极力渲染“大凉山师资匮乏”,诱导不明真相者付费“支教”,与此前一些网红“摆拍卖惨”收割流量如出一辙。接二连三的闹剧下,社会善意被消费、爱心被透支、信任被辜负,但最受伤的还是大凉山。当地农民特别是乡村孩子的感情和尊严受到伤害,当地形象在一次次的舆论风波中受到损伤,甚至有可能让人们对大凉山的脱贫成果、真实发展产生误解。近年来,当地政府部门加大了对以大凉山名义虚构苦难、虚假营销的治理力度,此次“公益秀场”曝光,说明对大凉山的“伪苦难”消费从未真正停止。为此,既要及时识别各类“卖惨式”营销,推动整治打击行动常态化,形成强有力的震慑,还要千方百计加大对大凉山当下真实面貌的宣传,多管齐下,不断挤压各类虚假叙事的生存空间。
支教之旅竟是付费研学?近日,大凉山商业研学支教乱象引发社会关注。据媒体报道,一些研学机构利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的孩子们作为“噱头”招募“支教志愿者”,推出所谓“7天收费万元就能拿到志愿者公益证书、乡村助学研学报告”的研学项目。“公益支教”变味为“商业研学”,而“被参与”的大凉山孩子们奔波于各类“公益课堂”“免费夏令营”之间,成了商业研学的“道具”和“背景板”。
皇冠welcome怎么进此次“公益秀场”曝光,说明对大凉山的“伪苦难”消费从未真正停止。为此,既要及时识别各类“卖惨式”营销,推动整治打击行动常态化,形成强有力的震慑,还要千方百计加大对大凉山当下真实面貌的宣传,多管齐下,不断挤压各类虚假叙事的生存空间。
商业化的“支教研学”活动,将支教简化为一周甚至更短时间的“打卡式研学”体验,既背离支教的初衷,也达不到研学的目的,却能开出上万元的高价,归根结底,还是缘于多方利益的“合谋”。参与此类“支教研学”的“志愿者”有所求,或是追求“简历镀金”,瞄准申请海外留学、择校、评优等必须的一纸证明,或是“塑造人设”,满足做公益的个人成就感;作为中介的商业机构有所求,只要找到愿意与之合作的学校,就可以赚取中介费用,赚上一笔“快钱”。此外,也不排除个别学校未经审批,与商业机构私自对接。这也是此次凉山州专项排查中,将相关利益输送列为审查重点的原因之一。这其中,唯独支教的对象——大凉山的孩子们的利益没有被考虑在内。他们的时间被占用,却没有等来真正为他们输送知识的良师益友,这也是此事最令人愤慨之处。
首先,支教与研学的界限何以变得模糊不清?在人们的认识里,支教和研学是两码事。支教作为一种教育帮扶手段,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它以被帮扶的孩子们的需求为中心,客观上要求施教者本身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道德品质等。而研学一般指学生在课堂教学外,通过校外实践、社会调研等,探索更广领域的知识,它以研学者的需求为中心,目的是拓展研学者的眼界、丰富其知识面。二者主体不同,目的各异,显然并不相通。
公益变生意,实属不该;打着“助学”的旗号伤害脱贫地区,更是于法于理于情不容。大凉山从来不是流量野蛮生长的“温床”,更不应成为各方追名逐利的“秀场”。期待这些喧嚣早日消散,让路给那些致力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真诚帮扶,还大凉山孩子们一个纯净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