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河南水利厅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13日,河南全省平均降雨量166.1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少2成多。5月以来截至6月13日,全省平均降雨量23.0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少7成多。
1950-2020年,河南全省受灾面积大于8000万亩的特大干旱年份有1986年、1988年、1999年,1985~1988年甚至出现连续4年的大旱。2014年遭遇近70年来最严重的“夏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河南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局部性旱灾几乎年年都有,大范围、全省性的大旱也时有发生。”吕娟说,历史上严重的旱灾几乎都没有放过河南。
另据河南省水利厅信息,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河南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富余量较大,结合井灌区水源条件良好,能够满足有灌溉条件耕地的夏播和作物幼苗生长期用水需求。
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消息,综合黄河上游来水、水库蓄水情况,黄委科学统筹黄河汛前调水调沙和下游抗旱灌溉用水需求,加大下泄流量。自6月12日20时起,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加大至1000立方米每秒,全力保障下游灌区灌溉用水和应急抗旱。
6月14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中心原主任吕娟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表示,目前河南主要有大中型水库、南水北调工程、黄河引水灌渠、地下水等四大水源。
河北南宫中学官方网站河南省气象台2024年6月14日8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6月14日白天,洛阳东部、郑州、开封、商丘、平顶山、许昌、漯河、周口、南阳东部、驻马店、信阳大部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其中周口南部、驻马店北部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综合河南省旱情发展情势,当前重旱阶段主要影响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持续高温无雨对地区秋作物播种产生影响较大,需要及时采取灌溉保墒相关措施。旱情持续发展将对生态环境、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
据预测,6月24日前,河南省无大范围有效降水,6月24日至7月9日,河南降水偏多5-8成,此后降水逐渐增多,旱情有望得到缓解。
另外,还要大力“节水”,摸排受旱影响情况,细化供水用水方案,大力推行智慧灌溉、精准灌溉、高效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加强抗旱节水宣传和舆论引导,提高全社会的抗旱节水意识。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
黄委下达抗旱引水紧急通知,要求沿黄有关单位做好各项引水准备,抓住有力时机,加大引黄力度,能引尽引、能蓄则蓄。6月份以来,全省33处引黄灌区累计引水1.51亿立方米,累计灌溉面积157.59万亩次,累计补源面积26.36万亩次。
“抗旱的关键在于用水。”吕娟说,做好“水文章”对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意义重大。在 “找水”方面,要统筹考虑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抗旱水源类型,全面摸排水源分布、引提调水工程管网、供水能力及制度等,积极组织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打井取水作业,适时开展人工增雨等措施,为抗旱提供水源保障。
6月以来,河南省相继调度鸭河口、白龟山、石漫滩、燕山、五岳、白沙等大型水库加大下泄流量,满足各地抗旱种秋需求;协调漯河市、周口市调度沙颍河拦河闸为下游送水;协调南水北调集团计划利用总干渠退水支持沿线抗旱;协调黄委,加大小浪底、西霞院水库泄量;组织技术人员指导农民科学节水灌溉;加强水库、灌区统筹协作以及地方政府的配合,确保灌溉有序进行。
吕娟介绍说,针对重旱的定义需要结合到受旱对象上,如:《气象干旱等级》(GB/T 20481-2017)气象干旱综合指标中的重旱表征为,土壤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出现干土层(1cm-10cm),作物出现枯死现象。
她认为,工程措施上可以利用水利工程联合调度这一“利器”和“重器”,科学精准调度小浪底工程等流域骨干水工程,发挥引黄等引调水工程和大中型灌区抗旱主力作用,精细调度水库、泵站、水闸等水工程,有序放水、引水、提水,努力扩大抗旱浇灌面积,全力满足人畜饮水和夏播农作物灌溉需水。非工程措施上,需要加强抗旱节水宣传和舆论引导,提高全社会的抗旱节水意识。
吕娟表示,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国家水网、省级水网和县级水网的多层级水网建设。一些之前没有联通的水利工程将进行联通,一些短板再进行补充,形成一个能够提高供水保障率的水网物理网络,这样在遇到干旱的情况下能更好的保障城乡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从干旱的类型来看,今年的旱情属于大范围高温少雨复合干旱。5月以来,华北、黄淮、江淮等地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加之北方地区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过程,导致此次旱情属于典型的高温少雨复合型干旱,涉及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和甘肃省等9省。
从发生时间来看,干旱发生正值夏播种植关键期。华北地区以往多以春旱为主,今年旱情集中在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时节,属于全年农作物种植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吕娟表示,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农田旱情持续升级,对秋作物播种和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全省多处大中型灌区已开闸引水抗旱保夏种。
从旱情发展态势来看,旱情发展迅速。北方地区各地气温一路飙升,连日的高温炙烤无降雨,让半数以上的气象监测站点目前达到了中旱以上等级,重度干旱、特旱范围不断扩大。气温持续偏高,土壤失墒加快,旱情迅速发展。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高温少雨,旱情可能进一步发展。
历史资料记载,在明清时期共发生大的旱灾51次,其中“崇祯大旱”持续了近9年时间,是近500年来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旱灾,禾草皆枯,饿殍载道。1942年河南遭遇了严重的旱灾,造成3000万人受灾,300万背井离乡,全省各县几乎无一幸免,蝗虫疯狂肆虐,粮食颗粒无收。
在“调水”方面,要牢牢抓住水利工程联合调度这一“利器”和“重器”,科学精准调度小浪底工程等流域骨干水工程,充分发挥引黄等引调水工程和大中型灌区抗旱主力作用,精细调度水库、泵站、水闸等水工程,有序放水、引水、提水,努力扩大抗旱浇灌面积,全力满足人畜饮水和夏播农作物灌溉需水。
在非工程措施上,水利部在持续推进抗旱“四预”建设,干旱灾害防御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为“被动抗旱”向“主动防旱”提供科学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