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玩家去玩的时候,不断有惊喜和意外给到我。第一次玩,是以玩家的视角代入。第二次就会以从业人员的心态介入,去看动画、节奏的质感与效果呈现如何。”
不仅是创新体验方式,为满足游客需求,多家博物馆纷纷延长营业时间。“本想着快速看一遍就走,没想到博物馆延长了开放时间,我们就不用着急了,可以仔细看看。”一位来自河北的游客表示,博物馆延时开放,观众不仅在时间上有更多选择,也能更充分地欣赏展品。
殷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游戏本身是一个载体,它与现实有很多互通的地方,从场景到服装、道具模型以及动作打斗,都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365bet真人“我觉得主角‘天命人’在整个游戏故事线里,具备孙悟空不屈不挠、忠诚、勇敢、善良等精神品质,他很像生活中的每一位玩家,我们每一个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并为之奋斗,经历生活的‘九九八十一难’,找寻自己的‘大圣之路’。”
殷凯表示,动作捕捉演员行业的需求量会逐渐增加,大众也慢慢了解到动作捕捉这一技术,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同时提供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我觉得动作捕捉演员这一行业的未来是一片蓝海,值得大家去期待。”自“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7月19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一直人头攒动。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的大展。展览汇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让到馆观众直呼“太有料,几遍都看不够!”
五岁开始练武术,殷凯对孙悟空的巧妙演绎得益于扎实的基本功。“我在塑造‘天命人’时,把‘人性’与‘猴性’相结合,呈现它比较包容的特点,动作捕捉演员会武术、戏曲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是比较有优势的。”
练武术的都知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武术套路、拳术、刀枪棍棒,这些殷凯都会,“我主动练的是醉拳和猴棍,考大学时,我一个人背着一把剑从老家山东淄博来上海考试,获得专业第一,自此有了前进的方向。”
他坦言,有幸扮演“天命人”觉得非常幸运和激动,当然,一个完整的角色塑造是由演员和动画师共同完成的,演员也需要很好的体力,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六点,基本上一直在动。
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宫廷御猫”系列文具,凭借其呆萌可爱的形象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广泛喜爱与追捧;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妞”手办,以唐代仕女为原型,融合现代审美,成为了传递盛唐文化的时尚符号;苏州博物馆的“秘色瓷”茶具套装,则以其精美的复刻工艺与高雅的设计,让古典美学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在动作招式的设计上,前期演员动作演绎完成后,由后期动画师进行调整和创作。“要想成为动作捕捉演员,要能吃苦,比较简单的动作可能一条就过,遇到一些小细节、节奏上的变化,演上七八遍、十几遍都有可能。”
他感慨道,从事动作捕捉演员这一行业,也是从副业开始,慢慢变成了主业,到现在自己开公司,希望越来越多人能看到“我们”。
近年来,博物馆不断与新兴科技融合,逐步打破传统展陈模式的局限,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为观众提供更为深入全面、立体可感的文化体验。
“戏剧+博物馆”是近年来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不久前,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推出“听涛大运河”沉浸式戏剧研学项目。
“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新颖的创意,今天的博物馆已经不只是收藏、保护和展示文物的地方,更是休闲娱乐、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承的多元空间,既点亮生活色彩,也为地方发展注入新动力。”四川省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副馆长黄建表示。
殷凯介绍,动作捕捉演员在工作中,大部分是用肢体语言去赋予角色灵魂,去表演角色的情绪。“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创作团队非常有能量,充满激情,当时就觉得大家会喜欢这款游戏。”
当传统文化遇上现代设计,一系列丰富的国潮文创应运而生。承载着当地文化记忆的博物馆文创品类日渐丰富,涵盖美食、日用品、艺术品等,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文化消费的多元化需求,更成为了传播城市特色、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洛阳博物馆也匠心独运,推出《丛林探秘I重返侏罗纪》沉浸式VR展览。利用VR科技跨越时空界限,引领游客身临其境地穿梭于史前丛林,近距离感受侏罗纪时代的自然奇观与宇宙浩瀚,成为众多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之地。
湖南博物馆打造“博物馆公园”,采用裸眼3D大屏,将古代文物以3D动画的形式生动再现,青铜器上的精美纹饰、陶俑的神态动作栩栩如生,让游客沉浸式了解、感受“汉生活”的魅力。
殷凯表示,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更多的是看个人能力,随着动捕技术的发展,比如脸部表情和脸部扫描的模型和形态,面部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情况可能好转。
殷凯表示,动作捕捉给了演员很大创作空间,所谓的空间就是动画时长,可以创作发挥的时间比较多,“比如‘天命人’长时间站立,以及提棍、打斗、收招、获取物品……武器会‘掂一掂’,这些都是现场创作。”
在一些博物馆,游客不仅可以购买文创产品,还可以参与制作。江苏江宁织造博物馆结合展览“纸美中国 礼韵生花”,推出“花花”集市,游客可参与丝网拓印帆布包、折纸等活动。
“‘听涛大运河’沉浸式戏剧研学项目是研学教育的新尝试。”据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剧目整体创作历时半年,旨在发挥博物馆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展示平台作用,有效解决“专家学者能看明白,普通游客看不太懂”“见物不见人,故事性不强”等问题,将沉浸式戏剧研学作为吸引更多观展游客的新方法,传播大运河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