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风沙灾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构建与示范,中国文物系统第一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一个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建成第一个多场耦合实验室、首次提出文物数字化的概念……多年来,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开创诸多先河,并将修炼而成的成套敦煌文保技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推广应用。
“我们的工作和大夫是一样的,大夫给人看病,我们给文物治病,面对同样的病情,医生的诊疗水平是关键。”汪万福回忆说,初入敦煌研究院,在窟区扫沙子、加固崖体、修复壁画等抢救性保护是当时最为紧迫的工作。
星空体育在线“只要外部环境条件不发生大的变化,依托目前的文保科技力量,为莫高窟延年益寿下一个千年,没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
经过一代代莫高人80年“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和数十载国际合作,不仅让“病患缠身”的敦煌莫高窟“转危为安”,也开启了预防性保护与抢救性保护并重的新阶段,让莫高窟重焕光彩。
“文博系统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具备精湛修复技艺与知识水平的文物保护修复师更为稀缺。”汪万福建议,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文博机构优势专业,加快建设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高技能人才带徒传技、技术攻关、技艺传承等,真正让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完)
“科技是推动文物保护发展的核心动力,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的秘诀所在。”对此,汪万福还建议,组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破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领域的技术瓶颈;从国家层面制定颁布统一的文物数字化标准,从采集、整理、存储、加工、使用全流程纳入标准规范,强化文物资源、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和开发应用,实现文物可公开数据的资源共享。
汪万福说,“数字敦煌”全方位解锁古老文化的“潮流基因”,“云游敦煌”“数字藏经洞”相继上线,让敦煌之美连通古今;线下,该院实施“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和“香港青年敦煌实习计划”等公益活动,推出多元化的数字文化创意产品,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
守护莫高窟32载的汪万福见证了不老敦煌的青春故事。23岁林学专业毕业的他,从保护修复的“小白”,一路成长为壁画和彩塑保护修复研究的专家级“文物医生”。
网友评论更多
79高密c
贾康:在第18届新莫干山(纪念莫干山会议4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2024.9.20)😲😳
2024-11-25 18:42:07 推荐
187****4001 回复 184****8087:杜宇:法益修复与功能违法论😴来自青州
187****5217 回复 184****7449:董一凡:欧盟经贸保护主义新动向😵来自诸城
157****6166: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寿光
69栖霞551
郑晓剑:后民法典时代意定监护制度的体系化建构☀☁
2024-11-25 14:43:57 推荐
永久VIP:雷磊:迈向自主的中国法教义学☂来自海阳
158****3347:王启梁:社科法学:驰向中国法治实践的腹地☃来自龙口
158****9950 回复 666☄:张鹏 胡蝶:构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自莱阳
56莱州gx
迟福林:打造东北对外开放新前沿☆☇
2024-11-26 02:04:34 不推荐
蓬莱zz:马建堂:以制度创新来稳定和发展创投资本市场☈
186****7851 回复 159****6138:廖奕:法学如何阐释情感:一种知识论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