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带动了超过7万名创作者打造了百万条优质公益内容,其中既有公益原生作者,比如公益机构创始人、一线工作者、志愿者等,通过短视频和直播,他们向用户展示了真实的一线公益场景。也有各类型的达人,特别是平台的达人,他们将公益与各自的内容特色结合,比如通过漫画、科普、剧情演绎、音乐会等形式进行传播。”罗海岳表示,公益故事的传播提升了用户对于慈善事业的信任度。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中旬,累计共有11亿人次的抖音用户捐赠超过17.5亿元。
从2018年快手发起的第一个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项目——“幸福乡村带头人”到“启智未来学堂”的开启,再到今年快手为乡村孩子们带去的AI大模型体验课。徐静芸表示,作为拥有普惠基因的科技公司,快手在不断拓展大模型应用场景的同时,没忘记对公益的覆盖。通过科技点亮更多人的梦想,是快手‘拥抱每一种生活’初心的映射。”徐静芸说。
除了从企业角度带来的分享外,活动现场,知名演员、喜剧人乔杉从一个公益观察者、参与者的视角,讲述了他对网络公益的认识。
他提醒,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只强调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传统产业同样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和途径。考虑到中国传统产业体量巨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份额相对较小,今后应更好统筹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发展正悄然改变着中国的公益生态与行为模式。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也赋予了公益慈善更大的想象空间,塑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互联网也让公益更“低成本”。“一个二维码就能链接千千万万人,一次点击就能献出一份爱心。”乔杉表示,当前,越来越多的平台通过游戏、社交等互动形式,建立正向反馈机制,吸引网民成为公益的“忠实用户”,这让公益更加“吸引人”,也更加可持续。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毕吉耀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形成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例如,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体制机制,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未来产业投入的增长机制,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的体制机制,这一系列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都要不断创新、完善、健全,才能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
“作为公众与公益的连接器,一方面,我们服务好用户,让大众更广泛、更深度地参与公益;另一方面,服务好机构,帮助机构连接更多捐赠人,更高效的服务捐赠人,从而可持续帮助更多受益人。同时,腾讯公益也从人才培育、创新项目等角度,与专业第三方组织共建,通过各类资助项目支持行业高质量发展。”焦建宁表示,未来,腾讯公益还将积极为爱心企业搭建公益桥梁,截至目前,已联动超10万家爱心企业,合作共创,一起做好事。
慈善公益,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力量。2007年,腾讯成立了由中国首家互联网企业发起的公益基金会,同年,腾讯公益平台上线。截止2024年11月,超3万家公益组织入驻并上线了13万个公益项目,超12亿人次为公益项目筹集335亿元善款。
“互联网高效、平等、共享、互助的禀赋,与公益需求天然相合。”乔杉表示,互联网让公益更“广泛”,为公益带来了新场景、新模式。同时,互联网也让公益更加透明,如今,每个人既可以是公益的发动者,又可以是公益的传播者,更可以是公益的监督者。
今年恰逢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站在新起点上,如何更好地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当晚,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大咖们齐聚江南水乡,带着时代之问,交流成果、分享经验。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乌镇时间,再次涌动起数字经济浪潮,汇聚起公益慈善力量。”活动现场,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秀军致欢迎辞,她表示,期待通过主题沙龙的形式,分享数智赋能公益新模式、新场景的成功经验、创新做法,共同探讨如何让互联网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共同推动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地造福于民。
活动中,字节跳动公益平台负责人罗海岳通过“新疆阿勒泰进行野生动物保护的90后初雯雯”、300个孤儿的“老爸”柏剑老师的公益案例,分享了字节跳动公益平台上线三周年以来,依托抖音这一内容平台,助力传播公益故事的积极探索。
香港澳门广东位置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李晓超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是要调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积极性。要认真谋划有效的人才机制、资金运营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快手科技副总裁徐静芸带来了题为“用科技点亮更多人的梦想”的主题发言。13年来,快手逐步从一个“很有趣”的内容平台发展为一个“更有用”的数字社区。徐静芸坦言,这其中,快手最在意的始终是人的因素。“我们认为,人,才是社会发展最大的财富。”
此外,在李晓超看来,完善生产与科研的对接,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潜力,形成科研和生产领域的无缝衔接、自由衔接,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可行有效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