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施一公此前在《光明日报》署名发表的文章《父亲是我最崇拜的人》介绍,“我的籍贯是云南省大姚县,是我爷爷施平的出生地。爷爷年轻时就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后来离开了云南,就读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在那里与我的奶奶杨琳相爱并结婚。奶奶是当时杭州进步学生革命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并因此被国民党政府判定是共产党员而被捕入狱;1935年1月5日,我的父亲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出生后18天,他的母亲就牺牲在国民党的监狱里;为了纪念和怀念奶奶,爷爷给父亲起名施怀琳。”
公开资料显示,施平原名施尔宜,1911年11月生于云南大姚县。施平中学时期就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26年于昆明投身大革命,1931年秋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任学生抗日会主席。
据施一公介绍:“爷爷随后投身革命、参加抗战,无暇照顾我的父亲,只能把他托付给亲戚朋友抚养长大。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爷爷四处打听,才辗转在云南老家找到我的父亲,并把他接到北京身边。父亲从出生就命苦,可以说没有真正见到过生母,而直到长大成人后才与生父第一次团聚。”
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施平任浙大学生会主席、杭州市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主席,领导杭州全市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并任全国学联执委特别委员会主席。1938年1月,施平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浙东南特委宣传委员、云和县工委书记,在云和期利用公开身份筹办《云和快报》,并先后发表了《铲除汉奸》《本县没有爱国健儿吗?》等十数篇文章。
am8亚美首页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施一公先生处获悉,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
新中国成立后,施平同志曾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是新中国北京高等教育的开拓者。
1939年冬,施平调往桂林,在党领导的“国际新闻社”工作,曾秘密到上海担任华东沦陷区新闻工作站负责人、香港分社记者、采访部主任。1941年8月,施平同志进入新四军苏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工作。在此期间,受新四军军部委派,护送邹韬奋到淮南军部。1946年至1947年,施平任南通县委书记、县警卫团政委等职。
根据新四军研究会方面介绍,施平是健在的亚洲最年长男性和全球第三年长的男性,近期研究会已经在上海为施平同志采集了手印,作为抗战精神的传承。
网友评论更多
66铜川q
智能大视听 一起向未来📍📎
2024-11-21 0-1:30:56 推荐
187****3216 回复 184****5710:卢岚:AI赋能 共建共治共享清朗网络空间📏来自渭南
187****5479 回复 184****1936:“国际传播:融合与创新”论坛在青岛举办📐来自咸阳
157****6002: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宝鸡
25汉中935
2023智能视听大会在青岛举行 以AI开启新未来📓📔
2024-11-20 22:42:58 推荐
永久VIP:北大博士,到民办高校当讲师📕来自榆林
158****2029:“奥德彪”中国奇幻漂流:流量改变一名非洲网红30天📖来自商洛
158****1605 回复 666📗:南昌民融登:一家民间融资登记机构如何变成“吞金兽”?📘来自安康
32韩城hz
“诱捐器官”风波何来:武汉同济医院医患纠纷背后📙📚
2024-11-21 08:16:35 不推荐
华阴kd:最高43.6℃,高温考验下的重庆细节📛
186****3943 回复 159****5092:老之将至:老年不是病,老起来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