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答复之后,江在华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我原来在政府单位工作,后来辞职后做生意。我的生意做得不错,但到了2010年,就被关押起来,后来被无罪释放。我继续工作了两年,又有人来查我的公司。他们终于查出了问题,我就被逮捕判刑了。我是不认罪的,判决书也是漏洞百出。”显然,江在华对于自己的犯罪是有很多看法,并且不服罪的。
民警的言语中充满了鼓励与希望,他试图引导江在华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处境。“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你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如果愿意,我们可以一起探索这些故事背后的意义,找到那些让你感到愤怒、委屈的根源,并尝试以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方式去应对。”江在华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动摇,那是一种被理解、被宽慰的温暖光芒。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内心深处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最终,他缓缓点头,声音虽轻却坚定:“好吧,我愿意试试。也许,我真的需要学会如何与这个世界和解,更重要的是,与自己和解。”
江在华一口气讲了很多内容。在社会上,他是驰骋商场的老将,而在监狱里,他心里的孤独和委屈,无处诉说,同时表示了对法院判决的不服、对监狱改造的不满、对别人的不信任。
民警停顿了一下,观察着江在华的反应,见他若有所思,便继续道:“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依赖这些防御机制,可能会让我们陷入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难以看到问题的多面性,也阻碍了与他人的有效沟通和自我成长。你提到的不认罪、对判决的质疑,以及对心理咨询的怀疑,都是这种心态的体现。”
心理咨询是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方法,关键是要找准罪犯的心理症结,采取恰当的咨询技巧,挖掘出积极因素,加以灌溉和培植,形成内生力,获得自我改变的动力支持。
讲着讲着,江在华突然问咨询师,“你是学心理学的吗?你是哪个大学的?华东师范大学?我以前曾找过心理咨询师,一个是北京安定医院的,一个是中日友好医院的,大概谈了五六次吧,我觉得都是没用的。”江在华对这次心理咨询充满了疑惑和不信任。
k-sport花白的头发,沧桑的面容。江在华(化名),曾经的大公司高管,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刑入狱。在社会上,他曾如鱼得水;在青浦监狱的服刑改造生活,他却人际关系紧张,内心压抑着很多愤怒的情绪。是什么让他内心充满煎熬?民警又是如何引导他走出内心的阴霾?
经过后续的心理矫正,他眼中的迷茫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恍然大悟的清澈。民警的话语,如同细雨般润物无声,却在他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他开始反思,那些曾经被忽视的细节,那些自我编织的牢笼,是如何一步步将他推向了孤独的深渊。
民警静静地聆听着江在华的倾诉,他没有急于打断,而是等待对方情绪的自然流淌。待江在华的话语逐渐停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沉重而又复杂的情绪,民警缓缓开口,声音温和而坚定。
与民警的沟通也变得更加顺畅,他学会了倾听,不仅仅是听那些教诲与指导,更是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他开始主动参与监狱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从阅读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从改造中体验自我价值的重建,打开了改造生活新的一扇门。
他开始尝试着去理解监狱的规矩,不再是用抵触的心态去对抗,而是以一种学习的态度去接纳。他观察周围的同犯,那些曾经在他眼中不屑一顾的存在,其实都有着各自的努力和改变。这份同理心,让他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和宽慰。
“你所经历的一切,无论是辉煌的成功还是突如其来的打击,都让你的心灵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愤怒、不解,甚至是对周围世界的不信任,都是这些经历在心理上的自然反应。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防御机制’,是人在面对巨大压力时,为了自我保护而采取的一种心理策略。”
“下周还是这个时间,可以吗?”他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谈下去,包括他对于判决的心结,对于周围同犯的态度和民警管理不适应的方法。
“刚才我讲了自己学习的经历、工作的经历、判决的经历,现在讲在监狱的情况:我有鼻炎,监舍的环境我不习惯......有的犯人就是小鬼,他们会故意找你的麻烦,如果在外面我就要打他......现在我感觉管不了自己,经常会感到十分愤怒,说不定哪天控制不了情绪,惹出事情来。”
民警微笑着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一刻,一扇通往心灵深处的大门已经悄然开启。未来的路或许依旧坎坷,但只要有了开始,就有希望找到那条通往光明与自由的道路。
“不过,我提醒你一下,心理咨询并非简单的谈话治疗,它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探索之旅。它不会直接改变你的法律判决,但能帮助你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们如何与他人建立信任,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