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北语为世界上18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0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其中有副总理以上外国政要80余位,各国大使300余人,还有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著名的艺术家和汉学家等。总体来说,他们都有着知华、友华、爱华的情怀。
onegame游戏平台中新网北京7月5日电(常新宇 袁秀月)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对哈萨克斯坦进行了国事访问。
段鹏: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目前有本科、硕士两个学制,同时提供预科。招收的学生需参加哈萨克斯坦高考,此外,周边如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邻国的同学也可以凭高考成绩,在汉语零基础的情况下,先读一年预科,然后正式进入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学生最后拿到的是中国教育部承认的北京语言大学的学籍和学历。这在哈萨克斯坦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中亚国家也非常有吸引力。哈萨克斯坦的高考刚刚结束,目前我们正在招生过程中,咨询的电话络绎不绝,非常多人报考。
未来,我想北京的主校区和分校之间可以形成一种互动,成绩比较好的分校学生,可以到北京的主校区深造,或者交换学分,获得学分认可。主校区的一些高年级学生,如博士生,也可以到分校来做实习教师、助教等。
段鹏:北京语言大学建校60多年来,始终秉承“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训精神,助力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月3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哈萨克斯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部长努尔别克一起考察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时,共同见证了象征两国友谊的“棠棣”亭的揭幕。
此访中,习近平与托卡耶夫共同出席了两国文化中心和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揭牌仪式。习近平在同托卡耶夫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时指出,相信这将进一步促进两国民众相识相知相亲。
中新网记者:语言是走进一个文明、了解一个国家的最好的钥匙,在您看来,在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如何以语为桥、以言会友?北语在这方面还有哪些计划?
其实,不只托卡耶夫总统,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努雷舍夫、哈萨克斯坦外交部亚太司中国处长巴格兰也是北语的校友,所以整个哈国上下对北京语言大学非常亲近和友好。托卡耶夫总统为哈分校做了一个很好的“代言”,他鼓励青少年来学习中文,我想这会对中哈的人文交流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庆祝哈分校成立,我们策划设计建造了一座“棠棣”亭,这是一座仿中国清代的建筑。“棠棣”二字取自诗经《棠棣》,这首诗歌颂了兄弟之间的情谊,“棠棣”亭沿用古代诗意,赞美当今中哈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段鹏:语言文化是文明之间重要的桥梁纽带,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中国语言文化是其留学经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和支撑。其它学科在很多国家都能学,但学习中国语言文化最好的地方肯定是在中国。
中新网记者:托卡耶夫总统曾多次提到,怀念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在您看来,在北京语言大学的学习给他本人以及中哈人文交流有着怎样的影响?
中新网记者:北语曾培养出多位汉学家、外交使节和政要,能否介绍一下,从北语走出的国际学生情况,他们在推动中外交流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段鹏: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是在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中亚峰会、“一带一路”倡议等机制和框架下,在中哈两国高层关心下,在两国教育部、两国使馆等多方支持下,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阿斯塔纳国际大学共同在哈萨克斯坦建设的第一所以本科教育为起点的中国大学海外分校。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的建立,是中哈友谊的见证,也是两国高等教育密切合作交流的标志。
北京语言大学是托卡耶夫年轻时留学中国的母校。这段经历给他以及中哈交流带来哪些影响,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在推进中哈青年交流上有哪些特色?中新网记者就此专访了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
段鹏:去年,托卡耶夫总统访问北京语言大学时,曾跟我谈到这个问题,能感受到他对母校深厚的感情。之前,托卡耶夫总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多次表达过对母校的热爱,对中国人民和文化传统的喜欢,和对五道口等地的怀念。他喜欢吃中国菜,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在五道口周边逛,亲眼见证了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走向富强,这给他带来很大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