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交会对接与转移用到的是监视传感器,它轻便灵活自重轻,还带补光灯;分离过程用到的是宽视场监视摄像机,它视场大、动态范围宽,在强光下可以快速收敛,即使太阳在旁边也不怕。
工程图像与测量产品是嫦娥六号贴身的“星际摄影师”,监视轨道器关键任务环节的静态或动态图像,包括各次分离过程、交会对接及月球样品转移过程等,提高探测器系统在轨飞行的各重要工作内容展示度。
13时41分许,嫦娥六号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约120公里处,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1.2千米/秒)高速在大西洋上空第一次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后,返回器在印度洋上空向上跳出大气层,到达最高点后开始滑行下降。之后,返回器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在降至距地面约20公里高度时,返回器转入开伞姿态。约10公里高度时,返回器打开降落伞,完成最后减速并保持姿态稳定,随后准确在预定区域平稳着陆。负责搜索回收任务的发射场与回收系统技术人员,根据北京中心通报的落点位置信息,规划行动路径,开展返回器搜索,及时发现目标,确认返回器状态正常,有序开展回收工作。
804所测控数传团队围绕轻量化、低功耗、小型化、多模式等实际需求,以追求完美的态度进行多方案论证比对,最终通过多种模式设计方案,完美地解决了近地、远地和环月飞行环境等多样性难题,采用重要功能异构备份方案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并从系统角度实现了测控数传一体化的创新,为整器节约了宝贵的资源。
轨道器经历主动段发射、近地段、远地段、环月段各种空间环境,工作模式多且复杂。作为工作时间和轨道器寿命相同的测控数传分系统,需要从发射前开机到轨道器任务完成后一直保持工作,如此远的距离要求以最小资源保证可靠通信,探月测控数传的难度可想而知。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又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获悉,八院804所承担了嫦娥六号轨道器测控数传、工程图像与测量、综合电子等分系统研制工作,产品让嫦娥六号“随时听清”“上传下达”“全程监视”。
图像产品监视任务多而繁杂,且要充分考虑系统可靠性,确保每项监视任务的可视及高清晰度。为满足任务需求,804所图像团队从空间、时间双维度进行创新设计,空间上通过设计建模进行场景重建,时间上逐一对各项监视任务进行分析,采用错峰分时策略,提出了摄像和压缩编码分离方案,圆满完成嫦娥六号在轨的监视工作。
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5月3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六号任务自发射后历经53天,11个飞行阶段,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首次获取月背的月球样品,并搭载4台国际载荷,开展了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香港凤凰天机开奖结果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地月探测距离约40万公里,轨道器测控数传产品解决嫦娥六号“听得清”的问题,提供轨道器与地面站、中继星之间的“电话线”,完成轨道器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的跟踪测轨、遥控、遥测和图像数据下传,并负责“喊话”,完成着陆上升组合体分离、轨道器返回器分离两个重要节点前的上行指令和下行遥测参数的转发。